您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 > 张道诚:苔花一簇案边开

张道诚:苔花一簇案边开

发布时间:2015-05-11 14:49:05

                          

文/ 杜泓


一本50多万字的书,我从冬天,一直读到了春天。

与我书柜里的很多书相比,这本书不是最厚的,不是最贵的,也不是装帧最华美的,它平实,质朴,如同农民手中的一捧泥土,静静地发散出时光的香味。这样一本不猎奇,不唯美,不小资,不浪漫的书,我却是如此不忍释手,走到哪里,就把它带到哪里。开车时它在我的副驾驶座上;外出时它在我的背包里,入眠前它又在我的枕边……我知道,这一次我是被结结实实地打动了。《生活的浪花》,一部看起来再平凡不过的书,深读之下,却让我立即穿透了时代的隔膜,迅速被里面强大的信仰、忠实的坚守、赤子的真诚彻底征服,身不由己,不由分说。

毫不夸张地说,这是我读过的完全纪实、百分百忠于生活原貌的最为励志的书。在2015年初的、石家庄雾霭沉沉的冬天里,我用了很多个白天和夜晚的很多段时间,一路追随着作者朴实无华的语句,在上个世纪60年代的艰辛而沸腾的岁月中踯躅行进,很多的篇章都是反复阅读,就这样一直读到了三月到来,春风又起。

我记得十分清楚,在阅读之初,我按照自己的旧习每遇到动人的句子和章节,就随手将书页折个角做记号,以便再次重温。但是一路读着读到最后的时候,我发现这本500多页的《生活的浪花》,又厚了很多——太多的地方被我折了角,有的地方同一页要折两次甚至三次,于是上角下角都有了折痕,索性就不折了——在那么多那么多的折痕里面,每一个都是阅读的痛点,每一个每一个痛点连接起来,已经成线,成片,成面——我很诧异自己居然会被这样一部历史和阶级烙印鲜明的读物而感动,不是因为高深的思想,也不是因为精到的词句,它却透过历史的风尘烟云,深深切切地直指我这样散漫的内心,让人不由自主融入那个情境、那个时代,跟随那个热血沸腾的青年人,一道去投身于火热的岁月——感谢这场阅读体验,在阅读中,我追寻着作者的脚步,一起忍受饥荒,一起抵抗病痛,一起迷茫困惑,一起振奋欣喜,一起下田劳作,一起学习奋斗……追随着他,一步,一步,走过了那段人生。

1960-1966年,那对我是个完全陌生的时代,仅仅是一组写在历史课本上的概念名词;而对于我所敬重的张道诚先生来说,这六个年头,则是令他终生铭记的一部热血沸腾的青春宣言,一段百炼成钢的生命历程,他的人生道路也由此改写。

《生活的浪花》,不是日记题材的文学读物,而完全是张道诚先生1960-1966年间部分日记的原文,记录了他从高中时代直到走上工作岗位的人生足迹。

我一向认为,能够持之以恒写日记的人,都是精神世界十分强大的人。能够坚持在纵深契阔的生活历程中几十年如一日写日记的人,其意志力更是强大到可怕。沿着中学时代—回乡时期——团校生活——记者生涯这个脉络,我把这部书前前后后读了不下三遍。很多章节已经在脑子里生根,走路做事时,脑际也时不时会冒出一个书中的场景——三年困难时期,拉磨的牲畜饿死了,他和母亲弟妹一起推碾子拉磨;成校医风趣幽默的黑板报《卫生谈从》,造型奇特的一至十字楼梯诗;高中最后一年,农村颗粒无收,没有足够的粮食带到学校,没有借到学费致使无法报到,他说,“我不知如何是好,心像云彩一样在半空飘荡”;送表姐上火车的他没挤下来,被带到了下一站——这是他第一次坐火车,没钱补票,他步行50里地原路返回;带领民兵去小清河抢险,连续奋战两个昼夜,回来的路上,双脚磨出了血泡,困倦之极一边走路一边打盹;被保送省团校学习期间,食堂用餐时不小心洒在桌上的大米稀粥,他默默地用勺子舀起送到嘴里……我最为惊奇的,是那个煤油灯烧蚊子的场景:道诚先生在自序中说,在他的那个时代,家里全部是煤油灯照明,在经过一整天繁重的劳作之后,他还要在蚊帐中凑着煤油灯昏暗的光亮,完成自己给自己规定的读书和写作日课,做功课前,他都要小心翼翼地用煤油灯的灯头把藏在蚊帐里的蚊子一只一只烧掉,天长日久他非常熟练地掌握了这个高难度技术,每晚都能烧掉几十只蚊子……

如今的道诚先生虽已年逾古稀,但他思维敏锐,充满朝气,跟年轻人毫无二致,这也得益于他在团中央机关做青年工作二十多年的阅历。先生把微信玩得“很溜儿”,这让我们跟他迅速拉近了距离。年前微信问候道诚先生,先生幽默地回复说:“下次来京,煤油灯烧蚊子的绝技面授与你!”

我没有煤油灯,也没有蚊帐,烧蚊子的绝技即便得到真传,也是没有习练的条件了。但这个场景时常在我心头浮现,蚊帐里,灯头下,年轻的眼神无比坚定,瞳孔中跳动着一簇理想的火焰,一字,一句,一笔,一划,坦诚地拷问自己,严肃地书写人生。每阅读一个段落,我都会暗自庆幸,幸好,我在京学习期间遇见了道诚先生;幸好,我得到了这部《生活的浪花》,并如此认真地,细细阅读了它。

这场阅读不同以往。从中,我不再是跟从前一样,仅仅限于了解一位采访对象、理解一位优秀人物;因为对《浪花》的阅读,我开始学着用另一个角度,审视和思考自己的人生。从中,我理解了,在那个艰苦卓绝的时代,却有那么战斗沸腾的生活在召唤,有那么火热昂扬的青春在燃烧,有那么赤诚无暇的心灵在跳跃,有那么坚定执着的脚步在行进……从中,我懂得了,优秀的人之所以优秀,是因为他的心中,始终燃烧着理想的圣火,无论多少艰难困苦,这圣火都顽强地跃动在前行的路上,不惧风霜雨雪,无畏饥寒困顿,照耀着脚下坚定的步伐。我终于释然了,为什么一个穷困农家的孩子,在短短两年零三个月的时间里,从一名高考落榜的农村知识青年,从广饶县的一个小村庄大步跨越来到首都北京,成长为共青团中央的杂志编辑!——这是一个传奇,但不是一步登天、平步青云的传奇,这是一个关于理想、关于信念、关于奋斗的传奇!

在这场传奇中,我读到了几个关键词。一为坚定。二为纯粹。三为感恩。

坚定。道诚先生自初中时代就开始写日记,这是出于对文学的热爱,为了练笔为写作的积累他给自己的硬性规定:记下每天中最重要或最感动的事,必须写出意见和观点,必须言之有理。不能记流水账。也许原本的初心是朴素的,但他这一坚持,就是几十年。期间的无数饥寒困顿病痛劳苦,他都咬牙坚持着,完成自己的日课。然而我们读到的,并不是日记本身。我们读到的,首先是一位青年学生的坚定。他是一个人生目标清晰而坚定的人。在那么久、那么多的苦难里,他都坚定着自己的梦想。1962年8月25日,病中的他躺在学校宿舍里,这间年久失修的土坯房意外坍塌,一根檩条正砸在他枕头上,他恰好躲过一劫,一身冷汗之后,他这样想:“我既然已经来到这个世界上,就难免会碰到死的问题,只要有生的机会,就应该让生命闪光。

1963年9月8日,高考落榜的痛苦中,他写“我伤心,但是没有眼泪流下来……我不是感情脆弱的人,我还有理智,我要生活,在生活的激流里战斗一生。”

1964年8月10日,参加村里抗涝救灾,他在黑板报撰写文章激励社员:“最困难的时候,往往也就是胜利将要到来的时候。这时候,你顶过去了,就胜利了;一旦退下来,就是失败。”1965年1月6日,他满含巨大悲痛埋葬了父亲,回团校的路上,他写:“今天,我离开家乡,到革命的洪流中去了,我决不能忘本,一定积极奋斗,努力大干!”太多的感动了,我无法尽数,真的,那个时代,怎么会那么艰辛,那么困苦,那么多的严峻考验!就在这样的考验中,道诚先生坚定着自己的人生信念和崇高理想,积极投身于生活的洪流中,他热爱挑战的严峻,歌颂劳动的光辉,也在不懈的坚持奋斗中冶炼着自己火热的青春。

纯粹。“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道诚先生每以苔花自喻,谦谨可鉴。他出身农村,骨子里始终有着泥土一般的纯粹和质朴。日记是写给自己看的最为私密的文字,是最不加修饰的内心独白。在《浪花》中,我经常读到他对自己思想行为的剖析、拷问和自责。他不容许自己在追寻理想的道路上有丝毫的懈怠,不纵容自己在学习上有偶尔的懒惰,更不原谅自己在思想修为上有细微的偏差——每天的日记,已经不再单纯是青少年时代出于练笔的需要,而是在前行路上自省、自警、自励的必修课。这里,给我印象最深的查岗事件和肉饺子事件。1965年1月13日,团校学习期间下乡搞四清,轮到查岗时他夜里睡得太死,老马没能叫醒他。他这样深深自责:“我怎么睡觉又这么死了呢?这一夜是我们查岗,我怎么忘了呢?这是种什么劲头呢?……我一面刷着牙,想着这件事,我眼里浸出了泪花。……我为自己做错了事而难过、内疚和惭愧。……这个问题并非小问题,值得深思,应该注意纠正。”

1965年1月30日。下乡期间房东给做了顿饺子,饺子馅里放了点儿肉,他和另外一个同志跟房东全家一起吃了,没有搞特殊,但事后还是深深自责:“倘若是吃了’四不清’干部贿赂房东包的饺子(有肉的),那是多么危险的事!不能等闲视之!!不能等闲视之!!!……倘若想到处在水深火热中的阶级兄弟,他们还没的吃,没的穿,没的住,我怎么能够咽下这肉饺子呢?唉!这不是小问题,必须注意!”不能等闲视之后面,他连用五个感叹号,足见当时感情之强烈。

在字里行间,我读到了这颗时时处处警醒着的纯诚心灵,感慨于这纯粹的无比珍贵。

感恩。他是个太懂得感谢的人。他的感谢是虔诚的,完全发自内心深处的,因而也更加具有感染人的力量。

1961年10月11日,三年困难时期,他读高二。学校组织学生到博兴农场劳动,尽管每天配的口粮不够吃,但他可以利用休息时间去采摘一些野生的胡绿豆,每天可以做两顿饭了。“每人每天增加一斤胡绿豆,可以做干饭,也可以做稀饭,一切随意愿而定!……这是多么甜蜜的生活啊!”有胡绿豆采摘真好!可以做干饭,也可以做稀饭!这是多么甜蜜的生活!——他在日记里兴奋,我在日记外垂泪。年轻的他好知足呀——“这半个月的生活我是没有饿着的,一直生活在集体的、快乐的海洋中。”

1964年6月11日,他得知自己的文章终于在《大众日报》发表,6月9日第三版。《农村可以大有作为》占据了半个版面。“我想,这仅仅是开始,是我刚开始学迈步。今后决不能骄傲和自满,而应当更加虚心地学习,勤奋地工作,扎扎实实地干实事,多写些东西献给生我养我的这片热土。”

1964年9月27日,因为回乡期间做出了出色的成绩,他被保送到山东省团校。“今天,我感到有说不出的幸福和快乐,我高兴得简直要跳起来,激动地流出了热泪。……我们这些农村穷人家的孩子,在旧社会连读书的机会都没有,而今天,党组织竟保送我们到团校来学习,这真是做梦也想不到的事啊!怎么能不高兴呢!我们不能忘记党的教导,抓紧时间刻苦学习!学习!!再学习!!!”

“我坐在有着雪白墙壁和天花板的屋子里,头上是铮亮的电灯,我的心情怎能不激动呢!”雪白墙壁,铮亮的电灯,团校的召唤,让这个身怀煤油灯烧蚊子绝技的青年学生,在深切的感恩中泪如泉涌。

1965年11月1日,团校结业后他来到共青团山东省委,走上工作岗位。“新的一天,标志新生活的开始,怎样才能写好自己鲜红的历史?要回答嘛——只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人民做多贡献,把自己的历史写得鲜红。新生活的开始,要将生活过得更有意义,只有把自己纳入集体之中,在群众的汪洋大海中放出一滴水的光辉。要为人民服务,就要革命一辈子,永不褪色!”

1965年11月13日,他奉命到中国青年杂志社报到,第一次进北京。“新的生活开始了,我要把自己融入集体之中,在为集体事业奋斗中求得幸福。……夜里,我翻来覆去睡不着。我想,像我这样一个穷孩子,要不是党和毛主席,哪里会有我的今天,哪里能读书、能上省城,今天又到了北京,到了毛主席的身旁。这在旧社会是连做梦也做不到的啊!而今天,在毛泽东时代的社会主义国家里却成了事实,我不能不感到高兴与幸福。

我更加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党,热爱毛主席,热爱祖国的心脏——北京!

让我高呼: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毛主席,我一定永远听您的话,永远革命,永不变质!”

虽然隔着一个时代,但这样的口号我并不觉得假大空,字里行间,我读到了他那种发自肺腑的真诚。

还有,当1965年11月 25日,他第一次领到了工资,他写:“今天我第一次在北京领到了工资。这是党对我工作的报酬。然而,我深感我工作做得不好,对党对人民的贡献太少。这是我走上工作的开始,我有信心在今后的日子里加油干。

……党给我工资,这是党对的我鞭策、鼓励。我这样出身的穷孩子,没有党和毛主席,怎么会有我的今天。我一定要当一个党的驯服的工具,做人民的一头忠实的牛,决不计较待遇地位、等级。只要我能为党工作,我就感到很幸福。”

沿着坚定,纯粹,感恩这个脉络,我往复三遍,细细通读了《浪花》。每一次的阅读都是新的,都像是第一次。感慨于道诚先生的波澜壮阔的青春和奋斗,受教于道诚先生的高尚人格和品质,每每想到他,便想到他的自喻:即便微小如苔花一簇,也决不辜负大好春光,身在角落依旧璨然盛开,倾尽全力书写出生命的光华。

行文至此,眼前仿佛得见道诚先生的书案边,一簇青苔在白日未及处,独自盛放着青春。它擎起米粒般微小的花朵,向着光亮处怒放,怒放。

一朵。一朵。又一朵。

每一朵的怒放都无比虔诚。

每一朵的怒放都那么郑重。

道诚先生美德也正如苔花一般,一生都没有背弃过崇高的理想,没有放弃过不懈的追求,没有丢弃过赤子的忠诚,美德如花,伴随在他的书案,摇曳为多姿多彩的文章诗词,幻化为行云流水的书迹墨痕。

这是对光明的礼赞。

这是对理想的独白。

这是对生命的敬畏。


                   2015年3月3日